















4月24日下午,我校首届“聚焦内涵提升,共话五金建设”竞赛第二场比赛在思政大讲堂继续进行,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各系部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特邀兰州工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系主任齐雁担任比赛评委。
副校长李力厚在赛前致词时指出,连续两场的竞赛交流活动,既是一场五金建设的经验分享、思想碰撞,又是对学校发展的美好展望。希望各位选手聚焦五业联动、围绕专业群升级谈“金专业”打造,聚焦服务行业企业、围绕落实产教融合谈“金基地”建设,共同为全校教师带来一场更加精彩的分享和展示。
随后,比赛分别进行了“说专业”和“说基地”两个赛项的比拼。张建平、李军华、刘俊辉、郑波涛4位教师,围绕“金专业”打造,聚焦如何把专业链和产业链紧密对接,深入讲解相关专业的发展历程、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充分展示各自专业的特点优势以及如何实现专业设置调整与建设同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王楠、魏春燕、李福建、李旭明4位教师,围绕“金基地”建设,深入讲解了各系部充分依托行业企业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建立或升级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成效和经验。
在专家点评环节,齐雁对各位选手的现场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各位教师展示的成果,体现了学校在专业发展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和层次。希望在未来发展中,洛铁的专业建设能对接国家标准、体现产业的需求导向,基地建设能注重科研创新、彰显产教融合的特色,积极推动二者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共同构建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
李力厚现场宣布了“说教材”、“说专业”、“说基地”三个单项的比赛结果,并公布了团体奖项的获奖情况。
校领导于庆斌、尹亚波、张端立、张波现场为获奖教师和获奖部门分别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团体奖牌。
赛后,校党委书记李林榕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本次竞赛活动是学校近年来水平最高、影响最深的一场彻底的全校性头脑风暴。在学校发展关键时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升了站位、加强了信心、明确了目标。希望大家能够始终保持危机意识,把提升自身能力放在第一位,不断结出更多丰硕的成果,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什么是“五金”新基建。李林榕指出,“五金”建设是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金专业要做到“随产而动”,在坚持学校特色专业的底蕴和基础上,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深度匹配行业要求,打造高品质专业集群。金课程要符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紧密对接产业链,注重开发未来型、研究型、实用型课程。金教师要在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基础上,锚定高职和本科的岗位教学要求,注重优质团队的打造和培育。金基地要推动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的有机转化,形成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完美闭合,不断打造真实的育人平台。金教材要对接新岗位、新工艺、新项目、新标准,联合企业共同开发校本特色教材;针对为什么要建设“五金”、怎样建设“五金”。李林榕强调,我们要抢抓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深刻理解和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坚持在职业教育这片沃土上深耕细作。从宏观上要做到五位一体、相连相融,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从中观上要借势赋能、借力发展,实现办学水平和能力的飞跃。从微观上要引导教师转变身份和思想,注重科研能力培养,做好中高职贯通培养,为技能型、实用性人才的培育持续赋能。
最后,针对建设什么样的“五金”新基建,李林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指出,要通过行业深耕产业,以龙头和头部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新质生产力为根本,以培养新质人才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产学研创和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深化核心专业群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教学团队,积极推出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材,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批批懂技术、善操作、会管理、能协作创新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通讯员:桑彦彪)